幼儿的高质量成长,需要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指引,离不开善于沟通的家长、清晰的成长路径、合理的成长环境等构建要素。但在当前新疆地区的学前教育中,家庭教育存在家长教育心态不平衡、家庭教育理念不统一、家庭教育视野较为狭窄、家庭教育资源较为匮乏等显著问题,影响幼儿的成长质量。经研究,干扰学前阶段家长家庭教育理念的内在原因主要有所在地区教育质量长期偏低、周围教育环境影响、家长自身教育水平有限与幼儿园指导家庭教育针对性不高等原因。
促进幼儿高质量成长,让家庭教育成为助力幼儿成长的重要途径,作为专业教育力量,幼儿园与教师必须坚持幼儿主体的教育理念,坚持体现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教育内涵,帮助幼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心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幼儿的成长,基于幼儿实际采取对应的成长引领方式,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得到有效进步,真正实现高质量成长。
一、调研实际情况,提高家庭教育指导针对性
只有充分把握幼儿的成长个性,才能找到适合幼儿发展的有效道路。因此,我们需要针对幼儿进行调研工作,客观描述幼儿的成长实际,为每一个幼儿家庭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上门家访,全面观察。幼儿在家庭中会展现他们在幼儿园中没有表现出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模式,能够让我们对幼儿的基本情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在实际家访中,不仅“访”幼儿,也“访”家长,观察家长与幼儿的相处模式,以及和幼儿的沟通语言特点等,了解家长实际采用的家庭教育方式,与家长本人主观述说的家庭教育内容相对比,形成对幼儿家庭教育状况的清晰认识。
汇总问题,找准原因。将家访中发现的家庭教育不足之处进行汇总,整理出一份家庭教育的真实报告并进行分析,这样能得到幼儿在家庭教育中具体问题产生与存在的原因,为后续工作做好扎实的准备。
结合实际,制定计划。从整体上制定一份行动方案,主要以幼儿的成长阶段为主,为幼儿家庭提供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指导,以及教育资源的支持等。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成长条件,为幼儿家庭提供落实性强的改善方案,能够让幼儿家长坚持下去,避免“虎头蛇尾”现象的出现。
二、钻研文件精神,优化家长教育理念
以幼儿高质量成长为目标的家庭教育指导实践,离不开对《3—6岁儿童发展指南》文件的研究,只有建立在专业教育指导的基础上,才会为家庭教育的改善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满足幼儿高质量成长的需要。
五大领域,和谐成长。幼儿高质量成长必然是五大领域协同发展的成长,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领域。教师要依据文件内容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让他们意识到幼儿身上的成长优势与不足,注重幼儿几个成长领域的和谐发展,避免“顾此失彼”教育不平衡问题的存在。
重视基础,打好地基。幼儿园与教师在指导幼儿家庭教育的实践中,应当向幼儿家长说明打牢成长基础的重要性,让他们意识到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成长的基础阶段,要逐步引导幼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杜绝焦虑,稳步成长。当教育水平普遍不高的家长意识到学前教育阶段的重要性后,最可能出现的就是教育焦虑心态,担心孩子跟不上正常的成长节奏,希望孩子能够迅速变好起来。幼儿园与教师要及时纾解家长的教育焦虑心态,让家长意识到按部就班陪伴孩子成长就是最好的节奏。
三、渗透心理知识,引导家长教育心态
幼儿园与教师在指导家庭教育的实践中,在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互动中,要积极渗透专业知识和心理知识,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心态的树立与发展。
关注幼儿行为。幼儿园与教师要引导家长树立幼儿主体的教育想法,即使专业水平不够,也可以站在幼儿的角度换位思考,从让幼儿成才的结果导向,转向关注幼儿实际行为的教育理念,关注幼儿的成长过程,再决定后续的引导行为,真正为幼儿的高质量成长提供家庭教育的保障。
重视问题解决。在家庭教育中,幼儿犯错后家长往往会让幼儿思考为什么犯错,在找出原因后要求幼儿规避错误,这种教育思想下,幼儿的成长压力将会增加,做事更加瞻前顾后,担心自己重复之前的错误。幼儿园与教师在与家长沟通中,可以渗透焦点解决的心理知识,让家长更加关注问题的解决,帮助幼儿树立“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的观念,在错误的基础上改进即可,不沉溺在对犯错原因的追究上,减轻幼儿的成长压力。
注重生活引导。幼儿家长在学前教育中经常出现“迷信权威”的现象,重视教育书籍和专家所说的结论,却忽视了与孩子的适配程度,没有做好个性化改造,依然不利于幼儿的高质量成长。幼儿园与教师要在沟通中向幼儿家长传递重视生活的理念,让他们意识到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内涵,立足生活实际,发现教育契机,引领幼儿的扎实进步。
四、建立问题档案,减少重复问题出现
家庭教育方式的改善与质量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如何保证家庭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源源不断地为幼儿高质量成长“供能”,是新疆地区幼儿园教育需要考虑的关键,重点在于减少相似问题的反复出现。幼儿园与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建立问题档案的方式,为幼儿家庭提供清晰有效的指导,逐渐减少类似问题的出现。
记录家庭教育常见问题。幼儿园与教师可以为每个家庭制作一个“家庭教育问题档案”的记录手册。针对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家长真实记录问题产生的原因、家庭成员的表现以及幼儿在家庭中的状态变化等,客观记录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障碍。同时,幼儿园也需要有一个整合幼儿家庭教育问题记录的进阶手册,提炼不同家庭的问题表现与处理方式等,做好问题记录工作。
给出问题解决方案。当家庭教育中的问题被记录下来后,幼儿园与教师要依据专业教育知识,为每个幼儿家庭进行一对一沟通,并和家长一起探讨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让家长直面自己的内心,发现家庭教育中的具体隐患,与教师一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迭代优化解决方案。当幼儿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尝试解决问题后,幼儿园再次与家长进行沟通,双方共同记录解决方案落实的过程,以及在家庭中产生的作用,对幼儿成长状态的影响等。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让幼儿运用写字、绘画等形式真实表达自己对解决方案的态度。迭代优化解决方案的模式,将会使家长对自己使用的家庭教育方式不足有更清晰的认识,敦促家长改进与优化,避免重复问题的再次出现。
五、健全回访制度,保障家庭教育实效
幼儿园指导家庭教育质量的提升,促进幼儿的高质量成长工作,要树立长期引导的视野,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家庭教育的不断完善。因此,幼儿园可以从健全回访制度入手,增加沟通频率、拉长战线,保障家庭教育的实际效果。
保持线上交流。幼儿园可以借助QQ、微信等沟通工具,与家长进行全面交流,能够让幼儿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得到专业学前教育内容的熏陶,全方位促进家庭教育质量的提升。
定期线下回访。幼儿园教师应定期走进幼儿家庭中,真实感受幼儿家庭教育的实际氛围,将家长在线上交流中所说的情况,与幼儿在家庭中的真实环境相对比,及时发现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误区,保证对幼儿家庭的科学指导,使幼儿家庭的教育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起点,家庭教育的质量对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新疆地区幼儿园以幼儿的高质量成长为目标,立足地区学前教育实际情况,在家园沟通中指导幼儿家庭的教育方式,让他们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平稳的教育心态和不断解决问题的态度,做好家庭教育,幼儿园再辅之以形式多样的回访制度,家庭教育的质量便能得到有效改善,幼儿高质量成长的目标也能得到实现。(作者单位:昌吉州奇台县东湾镇中心幼儿园)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