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关工之窗>理论研究>正文

浅谈农牧区幼儿家庭教育中提升家长自身素养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5-04-15阅读次数:120




【编者按】

2024年11月,自治区关工委举办“首届新疆青少年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此次研讨会规格高、层次高、理论水平高,齐聚全国知名家庭教育专家学者,有自治区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军区等20多家部门单位参与,累计收到170余篇征文,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现我区青少年家庭教育领域的探索与思考。即日起,“新疆关工委”微信公众号开设“青少年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专栏,陆续编发研讨会优秀征文与大家分享。

浅谈农牧区幼儿家庭教育中提升家长自身素养的有效策略

唐莹

2021年我国颁布第一部《家庭教育促进法》,提升家长自身素养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倡导科学提升家长自身素养在家庭教育中成为研究热点。幼儿时期孩子的性格、思维与行为习惯,是人生之路最关键的阶段,为其一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很多家庭并不具备为孩子提供适合教育的条件,社区支持也往往缺乏持续和有效的服务,因此幼儿园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学前教育法(草案)》要求幼儿园主动开展家园共育,指导家长科学育儿。本文立足本土,探索适合新时代农牧区幼儿家庭教育中提升家长自身素养的方法和路径,为家长提供有效的指导。

一、农牧区幼儿家庭教育中家长自身素养存在的问题

家长们对家庭教育知识匮乏,缺乏科学教育子女方法。农牧区很多家长不了解现代教育的特点、孩子成长规律和发展趋势,不知道怎么科学教育引导孩子,大多是根据自己的经历育儿,从幼儿的表象中提出个人认为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主观地、直截了当地教育子女,让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与乐趣。

家长不愿意和老师沟通交流,持随意的教育态度,任由孩子自由发展。农牧区部分家长在子女教育中,以工作忙、赚钱养家为由,不愿意花时间去陪伴孩子,不跟随老师的步伐,也不主动和老师沟通,忽视幼儿家庭教育,孩子缺乏正确的引导与浓厚的家庭教育环境。

原生家庭与核心家庭教育理念不同,导致孩子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农牧区家长之间的家庭教育素养差距明显,尤其是代际差距。隔代教育上,爷爷奶奶溺爱现象严重,而年轻父母在管教的时候则简单直接,甚至粗暴。原生家庭与核心家庭教育理念上的矛盾与冲突不断激化,导致孩子接受的教育观不一致,导致孩子无所适从,显得胆怯畏惧。

二、农牧区幼儿家庭教育中家长自身素养缺失的原因

家长自身对学习、成长的理解过于狭窄、功利,对孩子的发展缺乏战略眼光和规划。对孩子自身的特点了解不够严谨科学、给幼儿扣各种自认为正确教育的帽子,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不去查阅相关的理论专业知识。

家长对家校沟通的认识不足。有些家长把家校沟通局限在校内,认为在家里老师看不到孩子的学习行为,不能给予孩子直接的指导,家长说了算就行,不用跟老师进行反馈及互动。殊不知,这种置身事外的态度往往是对孩子教育不重视的态度。

代际差距造成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产生矛盾。父母一辈与爷爷奶奶一辈各自持有自己的育儿方式,对新一代孩子的教育方式与教育方法没有进行系统学习,针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大家各抒己见,都没有站在幼儿的立场来看待问题,导致孩子对教育观的理念没有一个标准。

三、农牧区幼儿家庭教育中提升家长自身素养的策略

幼儿园应当帮助家长建立家庭教育专业知识学习平台。定期向家长推送3-6岁幼儿心理学、《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重要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定期向家长征集家庭育儿中的亲子对话案例,定期主办亲子活动,把平日收集到的案例及问题在活动中分享、讨论、交流、探究,给幼儿及家长树立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与方法。

家长应当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作为家长,不管工作多繁重,都应抽空与孩子沟通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及时了解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给予意见和建议,并主动与老师沟通,询问更科学有效的家园共育知识。家长应重视幼儿园布置的任务,重视家庭教育,努力为孩子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陪伴孩子亲子阅读、做游戏,赢得幼儿的信赖和依赖。

家长教育孩子要理性施爱。祖辈家长和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思想认识应统一。两代人需要相互沟通,统一认识,择善施教,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教育方面的分歧,要注意维护孩子父母的威信。祖辈家长要善于接收新思想,学习新知识,尽量用现代科学知识抚养教育孩子。两代人协商建立必要可行的家规,同时也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度和独立性。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要爱得适度。年轻父母要端正态度,经常与祖辈家长沟通,目标步调一致,孩子的教育才会通向成功,孩子的学习方向与目标也会更清晰、更明确。

四、农牧区幼儿家庭教育中家长素养的总结与反思

农牧区幼儿家长大多从事务农或畜牧养殖工作,受教育文化层次差异性大,对于幼儿的家庭教育方面有所欠缺,教育观念、参与程度都很薄弱,不能很好地进行科学育儿。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而言,家园共育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在开展家园共育教学活动时,学校要加强宣传,引导幼儿父母提升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度。这样幼儿家长也能提升对幼儿教育教学问题的关注度,并能够主动地参与家园共育活动中,为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幼儿园在设计家园共育活动时,要从家长角度去考虑问题,酌量设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避开家长的工作时间。通过多方面的考虑,有效提升家园共育活动的效率,让家园共育活动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幼儿更好成长发展。(作者单位:昌吉州奇台县第二幼儿园)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