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关工之窗>理论研究>正文

新媒体环境下的家庭教育

发表时间:2025-03-25阅读次数:104



【编者按】

2024年11月,自治区关工委举办“首届新疆青少年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此次研讨会规格高、层次高、理论水平高,齐聚全国知名家庭教育专家学者,有自治区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军区等20多家部门单位参与,累计收到170余篇征文,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现我区青少年家庭教育领域的探索与思考。即日起,“新疆关工委”微信公众号开设“青少年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专栏,陆续编发研讨会优秀征文与大家分享。

新媒体环境下的家庭教育

王志刚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家庭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新媒体为家庭教育带来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便捷的交流平台,拓展了家庭教育的空间和渠道;另一方面,新媒体也给家庭教育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信息泛滥、网络沉迷、价值观冲突等。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有效的家庭教育,成为摆在广大家长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家庭教育的现状、影响、挑战及应对策略,以期为家庭教育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新媒体环境下家庭教育的机遇 

丰富教育资源获取渠道。互联网上有海量的教育资源、在线课程,从学术知识到兴趣培养应有尽有,并涵盖了各个学科和年龄段。还有大量的教育类网站、博客、公众号,提供了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料,拓宽家庭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拓展亲子沟通方式。微信、QQ等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工具方便了亲子间的交流,家长可以随时与孩子分享生活点滴、心情感悟,孩子也能及时向家长反馈自己的情况。即使双方身处异地,也能通过视频通话功能实现面对面沟通,拉近亲子距离,增强情感联系。

创新家庭教育方法。新媒体的交互性和趣味性为教育方法创新提供了可能。例如,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开发的教育应用,能让孩子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场景、科学实验等,这种沉浸式学习方式比传统说教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还有一些教育类游戏,将知识融入游戏环节,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提升家长教育能力。新媒体为家长提供了学习和自我提升的便捷途径。家长可以通过在线讲座、培训课程、专家直播等方式,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亲子沟通技巧、应对孩子成长问题的策略等,从而更好地履行家庭教育职责。

促进个性化家庭教育。借助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新媒体平台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进度、兴趣爱好等信息,为家长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建议和资源推荐,让家长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的特长,满足孩子的独特需求。

二、新媒体环境下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信息过载与不良信息问题。网络中的信息海量且繁杂,其中包含大量虚假、暴力、色情、负面价值观等不良内容。孩子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侵蚀,进而影响他们价值观的塑造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新媒体依赖与成瘾问题。新媒体设备上的游戏、短视频等娱乐功能极具吸引力,容易使孩子过度沉迷。这不仅会导致视力下降、睡眠不足等生理问题,还可能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滑、社交能力退化等后果,影响孩子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节奏。

隐私与安全问题。在新媒体环境中,家庭和孩子的信息可能面临泄露风险。如果家长和孩子在使用新媒体过程中不小心透露了过多个人信息,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带来骚扰、诈骗等安全隐患。同时,网络欺凌现象也时有发生,可能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严重创伤。

家长媒介素养不足问题。部分家长对新媒体技术和相关知识了解有限,不熟悉新媒体功能和潜在风险,不知道如何合理设置网络安全防护措施,难以有效指导孩子筛选和使用信息,以及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教育和监管。

家庭关系受到冲击问题。过度依赖新媒体可能会减少家庭成员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时间。例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各自刷手机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会削弱家庭情感纽带,影响家庭氛围的营造和亲子关系的质量。

教育权威性受到挑战问题。新媒体上的信息来源广泛且复杂,一些未经权威认证的观点和知识可能与家长所传授的内容相冲突,容易让孩子产生困惑,甚至对家长的教育权威性产生质疑。

三、新媒体环境下家庭教育的应对策略

提升家长媒介素养。家长应主动学习新媒体知识,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相关培训课程,或者通过网络课程自学。了解新媒体的运行机制、信息传播规律,掌握常见新媒体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安全设置。包括各种新媒体平台的功能、信息传播机制和可能存在的风险等。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如设置家庭网络防火墙、开启设备的家长控制模式,限制孩子接触不良信息和过度使用新媒体。学会利用新媒体资源为家庭教育服务,学会筛选优质的教育资源,如识别权威的在线课程和教育类APP。

加强亲子沟通与引导。家长要与孩子建立开放、平等的沟通机制,关注孩子在新媒体使用中的心理需求。定期与孩子讨论新媒体内容,帮助孩子辨别信息的真伪和善恶。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新媒体娱乐功能。鼓励孩子适度使用新媒体并分享他们在新媒体使用中的体验和困惑。家长要耐心倾听,与孩子一起探讨如何辨别信息的真假和善恶。例如,和孩子一起分析网络新闻或热门话题,引导他们形成批判性思维。共同制定新媒体使用规则,明确使用的时间、场合和内容范围,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如果孩子违反规则,要通过积极的沟通和适当的惩罚措施帮助他们改正。

注重培养孩子的媒介素养。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就逐步培养他们对新媒体的正确认识。可以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孩子讲解新媒体的功能和潜在危险,如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导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比如不随意在网上透露个人信息,遇到不良信息及时向家长报告。鼓励孩子利用新媒体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创造,比如制作电子手抄报、参与线上知识竞赛等。

学校与家庭协同教育。学校要加强对学生新媒体使用的教育和引导。将媒介素养纳入课程体系,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和新媒体使用能力。开设专门的课程或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活动,引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新媒体。例如,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周活动,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同时,老师要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孩子在学校的新媒体使用情况,共同制定教育计划。

社会支持与监管。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新媒体内容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不良信息传播和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例如,严厉查处传播色情、暴力信息的网站和APP。网络服务提供商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容审核,完善用户举报机制,及时处理不良信息。此外,社会组织和企业可以开发更多有益的家庭教育新媒体产品和服务,如健康的亲子互动APP、在线家庭教育咨询平台等。

综上所述,新媒体在家庭教育领域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有效应对其带来的挑战,才能保障孩子在新媒体环境下健康成长,实现家庭教育质量的提升。在未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持续发展和演变,家庭教育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变化,持续优化教育策略,以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作者单位:昌吉州实验小学)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