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4年11月,自治区关工委举办“首届新疆青少年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此次研讨会规格高、层次高、理论水平高,齐聚全国知名家庭教育专家学者,有自治区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军区等20多家部门单位参与,累计收到170余篇征文,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现我区青少年家庭教育领域的探索与思考。即日起,“新疆关工委”微信公众号开设“青少年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专栏,陆续编发研讨会优秀征文与大家分享。
借助信息技术让家庭教育从“传统型”走向“现代化”
王海艳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家庭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它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家庭教育汇聚全球的教育资源、搭建即时的通信桥梁、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规划、帮助青少年从小锤炼信息素养。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青少年可以在更加开放、包容的环境中学习成长,家长也能更加有效地引导青少年,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借助信息技术推动青少年家庭教育从“传统型”走向“现代化”,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更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深度阐述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家庭教育新格局,以期为青少年家庭教育的现代化转型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一、搭建智慧互联平台,升温亲子互动新体验
数据洞察驱动,深化家校共育桥梁。通过收集、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能够更精准地把握青少年的成长轨迹与需求,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并强化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通过电子问卷等方式,了解家长的学历背景、年龄结构、职业特性及育儿观念等,识别出不同家长的人格气质类型和亲子关系特点,帮助教师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家长的个性特质及其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为开展高效、有针对性的家校共育活动奠定基础。
个性资源定制,点亮家庭教育明灯。针对刚升入小学或处于青少年初期的孩子,家长往往对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学习、生活和成长感到困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利用数字化平台,如学校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为家长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指导。教师还可以精心挑选并共享一些优质的网络资源,如教育视频、在线课程、阅读材料等,供家长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自由选择。家长也可以在数字化平台上与教师进行互动,分享孩子在家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提出自己的育儿需求和疑虑,从而得到更加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互动空间扩容,强化亲子情感纽带。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平台创造更加宽广的交流领域,例如利用学校和班级的视频平台,构建一个立体、真实且生动的环境,让家长能够“看见青少年”“理解教育”“见证成长”。这些平台不仅提供视频直播等功能,让家长通过手机就能实时了解青少年在学校的各类活动,还能让教师在视频中融入专业的青少年心理学分析,帮助家长更深入地理解青少年的内在发展需求。
二、开发数字资源库,拓宽家庭教育深度
“云”端活动促启航,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通过学校的在线教育平台、虚拟实验室、远程协作工具等,青少年可以参与丰富多样的云端学习活动。学校组织的亲子运动、手艺创造、科学试验、图画书分享等活动,可录制视频发布到学校的“云”端平台,解决家长因工作繁忙而无法到校参加亲子活动的难题,加强教师与家长、家长与青少年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云”游戏寓教于乐,丰富家庭教育活动。家长可以引导青少年参与各类益智、科普、文化等类型的“云”游戏,不仅丰富了家庭教育活动,还能够在游戏中培养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学校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名为“云端智慧之旅”的在线游戏,融合知识问答、趣味挑战和团队协作等多种元素。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下,通过学校提供的专属游戏平台参与游戏,完成各种智力挑战,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云”阅读共创书香,培育家庭文化基因。通过将青少年及其家长按班级组织,构建由班主任和家委会主导的亲子阅读社群,每个家庭都采取“自主阅读+成果分享”的方式,在云端平台上进行阅读活动。例如:学校可组织各班级建立专属的“书香家庭微信群”或“阅读小分队钉钉群”。教师在线上提供专业指导,家长积极参与并分享亲子共读的视频,家长、教师与青少年在云端相聚,共同观看、点评与互动,形成浓厚的书香氛围,实现家庭间的深度交流与互动。
三、推进信息化实践,深化家庭教育价值。
利用软件APP,赋能家庭教育效能。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教育内容录制为视频,借助社交媒体、家校沟通APP等现代通信渠道推送给家长。家长通过观看视频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如何建立积极的沟通机制,以及如何共同设定并达成成长目标。
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互动交流。学校可建立官方微信公众号,由专人运营,发布学校活动、课程安排、学生风采等内容,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与了解。同时,开放留言互动功能,鼓励家长在公众号下留言,加强家校联系。建立班级微信群和QQ群,规范交流秩序,教师定期分享学生在校表现,家长则能即时反馈意见,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无缝对接,实现家校共育的现代化转型。
量化评估体系,科学反馈教育成效。针对“评价什么”“如何评价”以及“如何改进”这些问题,学校可以利用“青少年成长电子档案”和“家校互动平台”等软件工具,来明确家庭与学校共同关注的教育议题。教师和家长通过运用专业化的评价量规工具,对青少年进行多维度、个性化的观察与评估,这些评估不仅关注学业成绩,更涵盖社交能力、情感发展、兴趣特长等多方面。双方基于评估结果,共同讨论并制定下一步的成长与发展计划,旨在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四、提升信息化能力,提高家庭教育效果
推动数字技能进阶,提升数字化素养。学校可以组织数字化平台应用培训,为教师和家长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在线数字能力课程,帮助他们自主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教师观察能力、运用信息化工具和数据评价的能力,通过教师学习与引领,全面提升家长的数字化素养,弥合数字鸿沟。
举办经验交流会议,共享家庭教育智慧。针对青少年家庭教育,可以创办网络家长学院,定期邀请青少年教育领域的权威专家,通过线上直播或录播课程,为家长传授科学、专业的育儿知识与技巧。学校可以定期举行线上“智慧家长交流会议”,利用视频会议软件或教育平台,邀请教育专家、优秀家长代表及教师共同参与,丰富家长的教育视野,促进家庭教育智慧的共享与传承。
建立家长教育中心,构建终身学习社区。学校可以联合社区共同构建“智慧家长教育中心”,利用网络平台和实体空间,为家长提供一个集学习资源、互动交流和成长支持为一体的终身学习社区。该中心不仅提供丰富的在线课程、专家讲座和家庭教育指导资料,还定期组织线下沙龙、工作坊等活动,促进家长间的经验分享与情感交流。
现代信息技术已全面融入日常生活,在传授科学育儿理念、促进家长与孩子间的互动交流,以及拓展学习资源等方面展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通过信息技术的桥梁作用,我们能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无缝衔接,真正推动青少年全面、健康、良性发展,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作者单位:新疆呼图壁县第四小学)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