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关工之窗>典型经验>正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挥优势作用 培育时代新人

发表时间:2024-12-28阅读次数:110

       近期,自治区关工委举办“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 切实增强青少年‘五个认同’”座谈会。此次座谈会准备充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成效显著,共收到267份经验交流材料,全面展现了全区关工委系统和社会各界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实践和工作成效。即日起,“新疆关工委”微信公众号开设“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专栏,陆续编发参会单位或个人的典型经验与大家分享。


       2024年,塔城地区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优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丰富内涵,创新形式,切实增强青少年“五个认同”,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打造品牌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开展各类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主题活动,打造具有塔城特色的结亲联谊、互嵌式发展、辽宁援疆、兵地融合等活动品牌,建成锦裕五味里、榆柳巷等民族团结示范街区、特色长廊。在已有的学生“手拉手”结对子工作基础上,创新推出“视频连线面对面”“视频连线主题团(队)日”等活动107场次,参与学生2.7万余人次,建立深厚情感、增进民族团结。利用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五老”典型,如十余年在自家小院组织各族群众升国旗的沙勒克江·依明、四十多年用医者仁心在牧区书写人间大爱的裕民县牧业医院医生吾哈斯·苏莱曼、额敏县家庭教育工作品牌马新华等,以榜样力量引领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增强“五个认同”。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时代新人。地区教育局关工委联合新疆警察学院、新疆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地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暨“爱国主义”专题教学展示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引领。充分利用地区红色资源,开展第三届“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活动,组织青少年瞻仰参观革命遗址、展览馆、史志馆等,弘扬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老少携手开展“老少同声颂党恩、携手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4万余人次参与活动。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地区9所中小学被命名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组建“江格尔说唱”“蒙古长调”“萨吾尔登舞蹈”等青少年艺术社团。联合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举办“传承经典·共享文化”戏曲动漫进校园活动,邀请22名戏曲名家及名优教师赴各县(市)举行18场戏曲送教活动。邀请非遗“桑皮纸上的中国画”传承人魏宝山进校园为广大师生讲解非遗文化。联合成员单位,开展“小小石榴籽·铸牢中华魂”青少年文化艺术大赛、“童心向党 阳光下成长”少年儿童文艺汇演和“孝老敬贤扬美德,情系重阳传爱心”重阳节慰问演出等活动,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整合资源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依托“五老”工作室、社区矛盾调解中心,开展“五老”“微调解、微服务”志愿服务活动。联合教科局、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开展“护校安园”行动,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整治,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安全隐患排查、监护人教育走访、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工作。联合检察院、妇联等成员单位组织“五老”和法律工作者走进社区、村队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护蕾行动暨家庭教育专题讲座。联合团委、教科局、政法委、法院等部门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零距离”体验庭审现场,“沉浸式”感受法治精神,在心底种下了一粒“法治”的种子。

       用心用情关爱青少年助力健康成长。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疆内外专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和培训,为地区广大师生、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惠及10万余人。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实施关爱帮扶,组织“五老”开展关心关爱活动帮扶165人次,捐款18余万元。联合科协、教科局、团委等部门举办“科创筑梦·智汇未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青少年提供学习科技、交流成果、展示技能的舞台,为提升青少年科技素养、助力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今后,塔城地区关工委将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不断加强“五老”队伍的学习培训提升素质和能力,不断丰富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的形式和载体,不断聚合各方资源和社会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努力推动地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