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关工之窗>典型经验>正文

充分发挥“五老”优势 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

发表时间:2024-12-26阅读次数:110

       近期,自治区关工委举办“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 切实增强青少年‘五个认同’”座谈会。此次座谈会准备充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成效显著,共收到267份经验交流材料,全面展现了全区关工委系统和社会各界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实践和工作成效。即日起,“新疆关工委”微信公众号开设“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专栏,陆续编发参会单位或个人的典型经验与大家分享。


       喀什地区关工委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传统文化、科技素养和法治教育为重点,搭平台、创载体、建机制,充分发挥“五老”在教育引导和关爱保护青少年方面的优势作用,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思想引领,促进关心下一代工作走深走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纳入各级关工委和“五老”学习重要内容,引导“五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坚持地县乡村联动,充分发挥“五老”人员特别是少数民族离退休干部作用,联合有关县市开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法治教育活动,在广大基层开展“学百年党史·传红色基因”宣讲、“讲好民族团结故事·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宣讲、英模故事宣讲等活动,分层分众“精准滴灌”,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组织地区关工委“五老”艺术团、“五老”书画队赴各县市开展送文艺节目和主题字画活动,加强与县市“五老”工作室人员的工作交流,不断提高各级关工委和“五老”人员的理论和业务水平。

       找准工作抓手,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深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继承发扬胡杨精神、兵团精神、老兵精神、喀喇昆仑精神,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喀什故事。充分利用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组织开展寻访红色足迹、传承非遗经典等各类研学实践,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组织本地中小学生赴援疆省市开展爱国主义交流研学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小手拉大手·全家一起学”等活动,有力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本着就地就近、发挥优势、量力而行原则,引导“五老”人员深入社区、乡村、学校,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惠农助农政策、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宣传各类法律法规,成为广大青少年的宣讲报告员、校外辅导员、科普指导员、普法帮教员。充分发挥全地区青年宣讲团、“红领巾讲解员”队伍优势,深入各中小学校开展青少年维权、普法、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宣讲活动。

       加强法治教育,持续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坚持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作为重点工作,紧密结合青少年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点,确保教育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与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教育局、妇联、司法局和共青团地委等相关部门合作,邀请法律专家进校园、进课堂,为学生们提供生动、实用的法治教育课程。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通过线上课堂、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法治教育资源,形成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合力。广泛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和“护蕾”行动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今年以来全地区各级关工委开展法治宣讲113场(次),受教育青少年4.2万人(次);开展“护蕾”行动法治宣讲189场(次),受教育青少年2.7万人(次)。

       2025年,喀什地区关工委将继续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青少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教育、引导、关爱、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的,进一步强化“五老”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品牌建设,力争打造一批青少年喜闻乐见、符合时代特征、具有时代气息,有成效、可持续的关爱教育工作品牌。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