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自治区关工委举办“首届新疆青少年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此次研讨会规格高、层次高、理论水平高,齐聚全国知名家庭教育专家学者,有自治区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军区等20多家部门单位参与,累计收到170余篇征文,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现我区青少年家庭教育领域的探索与思考。即日起,“新疆关工委”微信公众号开设“青少年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专栏,陆续编发研讨会优秀征文与大家分享。
教育家精神赋能青少年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
孟宇
教育家精神是指教育工作者以及符合教育家特质的人所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和专业素养,包括对教育事业的热忱、责任心、创新意识以及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在青少年家庭教育中,融入教育家精神不仅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还能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通过培养家国情怀、提升道德情操、实施个性化教育、鼓励勤学笃行和弘扬仁爱之心等文化性策略,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教育家精神能够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积极心态、自信心、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价值观。
一、加强家长自我教育,以勤学笃行、求是创新夯实精神沃土。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对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不仅体现了教育界对知识传承和道德引领的不懈追求,而且映射了社会对于创新、责任、和谐及进步的共同期待”。教育家型家庭教育的首要前提是,家长必须深刻认识到自我学习在子女教育中的核心作用,理解通过学习摆脱教育的盲目性与随意性,迈向理性与规划,是家庭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唯有认识到这一点,家长才能有效利用学习规律来指导教育实践。那些自以为懂得育儿之道,却在实践中频繁遭遇困惑与挫败的家长,往往是因为缺乏必要的认知与经验积累。进一步而言,家长需通过自我学习,将子女教育的系统化、科学化原则融入个人的思维模式之中。自我学习包含两大维度:一是以身作则,通过个人的学习行为为孩子树立榜样,促进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二是深入学习育儿知识与技能,提炼并总结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最终,家长应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融入与孩子的日常互动及孩子的学习、生活细节之中,力求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益成长。
加强家长自我教育,是培育未来希望的基石。在勤学笃行中,家长们不仅汲取着教育的智慧与养分,更在实践中磨砺自我,以身作则,为孩子们树立起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榜样。求是创新的精神,如同肥沃的土壤,滋养着家长们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促使他们不断反思、学习与进步,为孩子构建一个既充满爱又富有启发性的成长环境。此外,需要教育家型家长“不断修身养性、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一以贯之,通过立己达人、修齐治平,不断参赞天地、曲成万物,使教育家精神真正在心理世界落地生根、永葆活力”。通过这样的自我教育历程,教育家型的家长们不仅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引路人,更在无形中夯实了一片精神的沃土,让爱与智慧的花朵在家庭的每一个角落绚烂绽放。
二、促进家长情感认同,以不断学习、以文化人共创真实情感。
情感认同是推动教育家精神培育的关键因素。在家庭教育领域,私人情感使得教育家精神在家庭教育的日常生活中生动展现,而公共情感则促使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每位家长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要实现教育家精神在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融入,必须平衡好私人情感与公共情感。首要任务是激发家长对自身教育角色的专业认同,通过培养深厚的私人情感,为教育家精神的高质量发展营造一个理性的教育环境。其次,要确保家庭教育贴近实际,避免脱离现实,切实关注青少年的成长需求,从而更有效地将教育家精神融入家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中。
促进家长情感认同,是构建和谐家庭教育环境的基石。家长应不断学习,不仅限于知识层面的积累,更在于情感的深化与理解。以文化人为桥梁,通过共同参与文化活动、分享生活感悟,家长与孩子之间能建立起真实而深刻的情感联结。这种共创的真实情感,不仅丰富了家庭生活的内涵,也为教育家精神的传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不断学习与情感交流中,家长的情感认同得以增强,为孩子的健康成长铺设了一条充满爱与智慧的道路。
三、保障家庭教育生活域,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树立良好榜样。
教育家精神的教师是“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而教育家型家庭教育同样应该重视家长自身模范带头的作用,以自身行为为青少年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从而从日常生活场域中为青少年构建良好的生活情感,自觉地指向生活行为的智慧。因为生活世界是一个人与人日常交往共存、彼此视为主体的空间。德国现象学哲学家胡塞尔指出,生活世界并非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物理生存环境,它更多地凸显了人类生存的深层意义——即“活着”的本质,唯有当“我活着”“我置身于世界中”,才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世界”,其实质体现在“我与自然的共生”“我与他人的互动”以及“我作为生命体在这世界中的存在”。美国哲学家杜威秉持“教育即生活”的理念,而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则主张“生活即教育”,两者均强调了教育与生活之间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
家长应当不断提升个人素养,以身作则,努力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如同种子般在孩子的心田生根发芽。通过正直的言辞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高尚的行为示范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同情心的人。新时代教育家型家长通过自身的榜样带头作用不仅能够赢得孩子的尊重与信任,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品学兼优的下一代,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良好品德与能力的优秀人才。因此,教育家型家长应当时刻自省,不断提升自我修养,确保自己的言行能够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让青少年在良好家庭教育环境的浸润中,通过自身长期的学习滋养、锤炼、考验,“生长”出好的品格,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