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关工之窗>理论研究>正文

《颜氏家训》中生命教育的体现与启示

发表时间:2025-02-22阅读次数:114

       近期,自治区关工委举办“首届新疆青少年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此次研讨会规格高、层次高、理论水平高,齐聚全国知名家庭教育专家学者,有自治区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军区等20多家部门单位参与,累计收到170余篇征文,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现我区青少年家庭教育领域的探索与思考。即日起,“新疆关工委”微信公众号开设“青少年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专栏,陆续编发研讨会优秀征文与大家分享。、

《颜氏家训》中生命教育的体现与启示

高雅

教育的实质是生命与生命的相互对接与交融,也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相互摄养。人的整个生命发展与家庭息息相关,家庭是生命生存之根,是实施生命教育、进行生命关怀的重要场域,个体生命的圆满离不开家庭成员的教导。家训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家庭德育功能发挥的重要载体,对个体品德养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和社会长期和谐稳定发展有长远影响。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颜之推创作的家训,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也是我国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家训之一。它以儒佛道三家的生命哲学为价值引领,从生存意识熏陶、生活能力锻炼、生命价值实现三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生命教育思想,探讨《颜氏家训》体现的生命教育思想,对当前家庭树立有生命关怀的教育理念、丰富生命教育内容、塑造儿童正确的生命观有重要启示作用。

一、儒、佛、道三家的生命教育思想

儒家生命哲学思想:首先主张尊重、敬畏自然的生命,坦然面对生死。人最为贵,对生命的爱护自热爱自己始,珍惜父母赋予的生命,反对轻率粗暴对待自己生命的行为和态度,不作无所谓的牺牲。其次对生活持乐观的态度,乐知天命不知忧,用豁达的心胸对待人和事。第三,重视个体生命的社会性价值实现。无论是圣人、君子还是大丈夫,儒家的培养目标都不拘泥于自我利益的获得,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远大抱负。

佛教生命哲学思想:首先主张众生平等,爱惜生命。对生命的热爱是生命的自然秉性,好生谓之德,应该予以尊重。其次,生死自然,保持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佛教认为生死是生命轮回的自然过程,若生则安于生,不虚度光阴,积极创造,重返生命自由解脱之境;死不足以悲伤、不足以畏惧,坦然面对生命形态的变更。

道教的生命教育思想:首先强调重己贵生。老子把“道”作为产生世界万物的本体,并将人与派生世界万物的道、赖以生存生活的天、地并列,体现了对人的重视。牺牲生命去追求功名利禄是伤害生命的本性的,不值得提倡。其次,注重养生,平衡阴阳。庄子通过养形、养气、养神、节食、寡欲等方法养护生命的形体;通过“至虚极,守静笃”保持精神虚静空明的状态,修炼精神,以享尽天年。最后,生死有道,顺应自然。只有乐知天命、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生存状态和境界,才是符合道的。对生死持超然态度,生死自然,生死俱善。

虽然儒佛道三家所持的生命哲学观各有特性,但它们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其生命文化呈现出殊途同归的特点。一是都流露出重生贵生不贱生、珍惜生命的思想,二是积极生活、勤勉上进的态度,三是生死自然客观面对,追求生的价值和意义的精神。

二、《颜氏家训》中生命教育的体现

《颜氏家训》通行本分七卷,共二十篇,其中生命教育的体现从生存、生活、生命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生存意识熏陶。首先是珍惜生命,学习养生。颜之推教育子女重视日常生活作息规律,适当吃滋补食物让生命达到它应有的限度。但是不节制的服用补药,追求所谓长生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存在的,死生命也,贪溺反而招致祸患,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努力生存好好生活。其次是勤学博纳,终身学习。颜之推重视后辈的文化知识和修养的广博学习及终身学习。他认为通过阅读对自身修养和发展有益处的书籍,不仅可以增长见闻,开拓视野,开心明目,通晓道理,更有益于提高处世和生存能力。

生活能力锻炼。首先是薄技傍身,立业为存。颜之推告诫子女积财万千不如薄技在身,要自立自强,不论哪个行业,学好了都能立身处世,保自己和家人平安。同时他也强调“能守一职,便无愧耳。”不论哪种事务,做到精通就有益于国家,有益于自身。其次是修身律己,善待他人。修身是涵养道德增加知识的需要,也是赢得生前身后名的途径。修身不仅要勤勉求学,还要仰慕圣贤。君子与人交往要慎重,结交鸿儒,与贤者为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君子除了修身律己外更要善待他人。最后,是心态乐观,享受生活。颜之推一生颠沛流离,仍积极面对生活。对自身来讲,有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生命教育教人热爱生命,追求幸福,热爱生命自热爱自己始,每个人都应该接纳自己、肯定自己,通过勤勉学习、陶冶情操、见贤思齐等努力,成为有自强不息态度且德艺双馨的经世致用人才。同时生命长度的有限性不断提醒着我们要以乐观的态度过有意义的生活。

生命价值实现。首先是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颜之推劝诫子女追随贤士,端正风范操守,博览群书,增进学识才干,通过不断学习,满足个体生存、发展、享受的需要,不断成长为优质自我。其次是社会生命价值的实现。颜之推信仰孔子及儒学,《颜氏家训》中也体现出儒家积极入世,奉献社会的价值取向。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不仅在于德行的提升,更在于对家庭、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社会责任,实现自然生命的延伸、扩展,生命价值的彰显和生命意义的提升。

三、对当前家庭教育的启示

树立有生命关怀的家庭教育理念。首先教育儿童树立科学的生命观。根据生命神圣、生命至上的原则,引导儿童爱自己,接纳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唤起对自己生命的珍视和对

他人、自然生命的尊重;教导孩子及时锻炼,养护身体,逃避危险,学会自救。其次锻炼儿童的生存技能。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每个人持续不断地接受教育和进行学习,应该成为一种必须和一种必然。最后是快乐过好每一天。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积极的生命态度,即认识、理解生命的认知观;热爱、欣赏生命的情感;尊重和成全生命的行为。

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生命教育,认识到死亡是生命意识成熟的重要标志。生与死是人无法避免的经历,但由于死亡是痛苦的,死后是虚无的,且死亡本身是未知和难以掌控的,常常给人带来极大的恐惧,因此乐生恶死、趋生避死也就成为人的普遍行为。认识死亡、接纳死亡是生命的必修课,家庭要承担起这一重要任务拒绝避讳死亡、回避死亡、恐惧死亡,加强对儿童的生命关怀,借助死亡的泛在性进行随机教育,帮助儿童全面认识自我、理解死亡、把握人生,形成科学的生死观,提高生命质量。

加强奉献家国的生命引领。生命是宝贵的,是个体存在的基础和前提,生命教育应引导儿童从外在性、功利化、世俗化的目的中解放出来,积极探寻生命的意义,努力提升生命价值。伴随家庭规模缩小、结构多样化、成员间关系松散等变化趋势,许多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为唯一的价值诉求,只爱己不爱国,缺乏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精神,所谓的“高质量育儿”,实际是剑走偏锋。家长在实施生命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儿童的责任担当意识,引导儿童关心他人、尽自己所能奉献社会,将儿童的生命视野引向整个社会、人类和宇宙,将个体生命与他人、社会、自然联系起来,体现生命价值的最高形式。(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