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讴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新气象新作为,我们会同涉老部门,开展有奖征文活动,充分展示新时代新疆老干部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激发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政治热情。即日起,将在“新疆关工委”微信公众号上设置“七十五载风和雨·同心共筑中国梦”专栏,陆续刊登老干部撰写的体会文章与大家分享。
1978年,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正筹备上马的天山电影制片厂当编辑。记得那时的电影厂,大片的林木杂草丛生,雨天道路泥泞,设备简陋,艺术创作人员也十分匮乏。面对重重困难,厂党委在召回先前老电影人之外,还积极招兵买马,紧锣密鼓地准备上马后第一部电影的选题。我们反复商讨,最初想拍摄老前辈刘萧芜同志的《解忧》,后来又改为王玉湖同志的《天山风云》。我也按照领导要求先后和刘萧芜、王玉湖这两位老前辈联系接洽,拿到了剧本。《解忧》是反映历史上解忧公主与少数民族和亲的民族团结的主题,《天山风云》则是反映剿匪的。这两个剧本反映的主题对新疆来说无疑都是贴切而重要的。然而,作为天影厂恢复故事片生产后的第一部片子到底拍什么为好呢?厂领导和创作人员反复讨论斟酌后,选定了邓普同志编剧的揭露沙皇罪行,反映维吾尔族爷孙不惧列强威逼,坚决不给沙俄当向导,维护祖国主权的爱国主义主题的剧本《向导》。后来这部揭露沙俄侵略新疆罪行,歌颂新疆人民维护祖国主权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影片大获成功,不仅获得了全国优秀影片奖,更重要的是为天影厂培养后备人才打下了基础。
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天影厂全体职工紧跟时代大潮,关照百姓生活,拍出了《神秘驼队》《草原枪声》《不当演员的姑娘》以及电视剧《燃烧的冰雪》等多部独具特色的片子,为丰富新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天山电影制片厂先后推出《生死罗布泊》《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远去的牧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优秀影片,多部作品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影华表奖、金鸡奖,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讲好中国新疆故事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时代,新征程,天影人将继续自觉担当使命,不断推出精品佳作,努力构建新疆电影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开创电影发展繁荣新局面。(作者为天山电影制片厂退休干部)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