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4年11月,自治区关工委举办“首届新疆青少年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此次研讨会规格高、层次高、理论水平高,齐聚全国知名家庭教育专家学者,有自治区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军区等20多家部门单位参与,累计收到170余篇征文,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现我区青少年家庭教育领域的探索与思考。即日起,“新疆关工委”微信公众号开设“青少年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专栏,陆续编发研讨会优秀征文与大家分享。
兵团红色文化铸牢新疆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路径
斯雯 穆胜强 肖曦晨
兵团红色文化深植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边疆奋斗历史,不仅承载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也蕴含着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核心价值观。在新疆,兵团红色文化是铸牢新疆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精神纽带、有形载体和活力源泉,在培养新疆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怀、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兵团红色文化与铸牢新疆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之间逻辑上具有关联性,包括精神内核的共通性、教育资源的共融性和育人目标的共契性。通过兵团红色文化铸牢新疆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发挥其引领及协同育人的作用,使兵团红色文化成为铸牢新疆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坚实基石。
一、家庭教育:红色基因的家庭传承
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第一课堂,对新疆青少年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模式的塑造具有深远影响。通过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日常生活点滴渗透,可以润万物细无声地将兵团精神的核心“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植入青少年的心灵深处。
长辈们可以通过讲述兵团英雄的事迹、唱响红色歌曲、观看革命历史影片等方式,使青少年在耳濡目染中接受兵团红色文化的熏陶。家庭传统和习俗的建立,如在特定节日组织纪念活动,进一步强化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这些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兵团红色文化的现代诠释,使青少年在参与中感受到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家庭环境的布置,如悬挂历史照片和展示与兵团相关的艺术品,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充满红色文化氛围的成长环境。
跨代沟通在家庭文化传承中尤为关键。通过与长辈的交流,青少年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兵团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时代价值,从而在心中树立起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和尊重。这种跨代的沟通和学习,不仅加强了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系,也为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土壤。
二、学校教育:校园中的文化浸润
在新疆青少年的心中播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学校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兵团红色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精神特质,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将兵团红色文化的精髓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我们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和学习这段光荣的历史,更能够激发他们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历史教育,而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实践的引导,它要求学校在课堂、校园文化环境,主题实践活动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创新。
课堂教学方面涉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三个关键维度,共同构成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教育体系。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心,激发社会责任感。教学内容涵盖了从革命历史到现代实践的广泛领域。这包括兵团的革命人物、革命事迹、革命精神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被创新性地开发和转化,形成系统化、地域化、特色化的教育资源。教学过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如军垦历史故事情景再现、王震将军主题故事研讨、小组研学孙龙珍生平事迹等,这些活动使学生能够在互动中深化理解,在实践中体验兵团红色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中,兵团红色文化通过创建物质资料,如校园内可以通过建立红色文化长廊、雕塑和壁画等形式,将兵团红色文化的元素物质化,使学生在日常活动中能够直观感受到这一文化的存在。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红色文化展览馆、校史馆,展示兵团红色文化的历史文献、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和学习兵团的历史和文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VR技术和人工智能对话,可以将兵团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创建沉浸式学习体验。
主题实践活动是兵团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兵团红色主题班会和讨论会、兵团红色文化节庆活动、兵团红色教育研学旅行、兵团红色文化创作与表达、兵团红色历史事件模拟重现等。通过这些主题实践活动,兵团红色文化得以在学生中生动传承,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为学生提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平台。
三、社会教育:社会的文化实践
通过社会实践和社区参与,为新疆青少年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学习和体验平台。例如,社区服务与志愿活动,鼓励新疆青少年参与社区服务和志愿活动,如看望军垦老一辈战士、社区独特红色文化活动开展等,通过实际行动体验兵团红色文化中的无私奉献和社会责任;兵团红色教育基地的参观学习,如参观兵团军垦博物馆、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以及参与兵团红色主题的讲座和讨论,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加深对兵团红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社会调研与课题研究,引导青少年参与社会调研和课题研究,围绕兵团红色文化相关的主题,如民族团结、边疆发展等,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社会教育,兵团红色文化得以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上传承和弘扬。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不仅学习到了兵团红色文化的价值,而且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同时也为其成长为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打下坚实基础。社会教育为兵团红色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丰富的实践途径,使青少年能够在参与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从而有效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展望未来,兵团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紧密结合铸牢新疆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需求。同时,兵团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仍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并继续深化对兵团红色文化的研究,丰富其内涵,拓展其外延,使之更加贴合铸牢新疆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需求。未来,工作重点应聚焦于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兵团红色文化资源,深化其在教育中的实际应用,以促进新疆青少年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和内化。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如数字媒体、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以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让兵团红色文化在新疆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成为成长道路上的坚实基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