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自治区“五老”和关工委系统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圆满举行。此次培训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着力提升“五老”和关工委系统干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推动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现编发学员代表学习心得与大家分享。
传承红色基因 汲取奋进力量
昌吉回族自治州关工委副主任、秘书长
陈淑玲
参加此次在红旗渠干部学院举办的培训非常有意义,通过实地参观、专题讲座、情景教学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让我在思想上接受了深刻洗礼,在精神上得到了极大鼓舞。
在红旗渠纪念馆、青年洞,我深刻感受到了红旗渠精神的震撼力量。当我看到那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简陋的工具,听着修建者们克服千难万险,在悬崖峭壁上开山凿石、引漳入林的故事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十年奋战,300名干部群众献出生命,他们用血肉之躯铸就了“人工天河”。这不仅是一条生命之渠、幸福之渠,更是一座精神丰碑。红旗渠精神所蕴含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价值导向,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激励着我们在工作中直面困难、勇往直前。
参观安阳市关工委红旗渠精神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红旗渠研学成长营、林州爱心妈妈关爱团和全国首家关工委史馆,让我对关工委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更深的感悟。红旗渠研学成长营以红旗渠精神为核心,创新教育形式,让青少年在实践体验中传承红色基因;林州爱心妈妈关爱团用温暖和爱心,为困境青少年撑起一片蓝天;关工委史馆则记录着关工委工作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这些先进典型和工作成果,为我们做好关工委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启发我们要立足本地实际,充分挖掘资源,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打造具有新疆特色的关工委工作品牌,更好地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
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遗址公园和博物馆的参观,让我领略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甲骨文承载着古老的智慧,殷墟遗址见证了商朝的兴衰。作为新时代的关工委干部,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我们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青少年教育中,引导青少年增强文化自信,让他们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汲取养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专题讲座和情景教学为我注入了思想动力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屋建瓴,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让我更加明确了纪律和作风要求;红旗渠精神及当代启示、安阳关工委发展史的讲座,让我从理论层面深入理解了红旗渠精神的内涵以及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意义。《红旗渠精神永在》《弘扬谷文昌精神做“四有”党员干部》《山里人心上的供销社》等情景教学和现场教学,以生动鲜活的形式,让我深刻体会到党员干部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这些精神为指引,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做一名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作为的关工委干部。
此次培训是一次学习之旅,更是一次成长之旅、精神洗礼之旅。回到工作岗位后,我将把所学、所感、所悟转化为实际行动。一方面,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关工委工作中,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积极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另一方面,借鉴安阳关工委的先进经验,结合昌吉州实际,深入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关爱帮扶等工作,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为新疆关工委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