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关工之窗>典型经验>正文

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五老”力量 关爱青少年

发表时间:2025-01-26阅读次数:111

       近期,自治区关工委举办“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 切实增强青少年‘五个认同’”座谈会。此次座谈会准备充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成效显著,共收到267份经验交流材料,全面展现了全区关工委系统和社会各界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实践和工作成效。即日起,“新疆关工委”微信公众号开设“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专栏,陆续编发参会单位或个人的典型经验与大家分享。


       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五老”宣教协会于2011年成立,在市区两级关工委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五老”优势和作用,引导广大青少年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

       抓基础建机制,扎实推进宣讲活动开展。协会制定了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使各项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规范运作。协会内部设有“五老”传统教育讲师团、网吧监督团、艺术团、校外辅导员团等10个团体,同时还吸纳了舞蹈协会、爱心妈妈协会等,会员人数达4300人。协会成立临时党支部,积极搭建平台,目前有5个分会、66个“五老”工作站,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络化管理模式。积极营造尊重“五老”、爱护“五老”的社会氛围,与有关部门联合组织为“五老”开展健康体检、走访探望生病住院“五老”、定期举办“五老”联谊会和趣味运动会等,把“五老”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关心下一代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抓宣讲重效果,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学校课堂、社区教育为平台,不断丰富宣教内容、创新宣教形式、活跃学习氛围、提高学习实效。开展不同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一代伟人毛泽东》《树立远大理想》《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学法、知法、遵法》《克拉玛依艰苦奋斗创业发展史》等为课题,向青少年开展理想信念、法治意识、纪律意识教育;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学习爱国主义诗词》《感恩,从感恩父母开始》《“弟子规”浅析》等为课题,向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伦理道德、历史文化知识教育;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以“五个认同”“党的民族政策”“克拉玛依创业史”等课题,向广大青年职工开展思想教育、政策教育。成立13年来,“五老”人员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开展各类宣讲和授课1.7万场次,制作多媒体课件360个,编印3本青少年道德教育丛书,编印5本专题宣传资料,受益青少年达55万余人次。

       抓创新炼精品,延伸品牌打造特色教育。精心开展“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在各小学开展《放飞梦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凝聚中华正能量》《辉煌与梦想》《腾飞的祖国》等读书活动,累计参与青少年5.6万余人次,并3次受邀参加中国关工委“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表彰大会。打造“雏鹰追梦行动”特色教育品牌。充分发挥“五老”人员特长,在18所小学组织开展书法、绘画、乐器、戏曲、音乐、舞蹈、面塑等32个项目的兴趣爱好特色班,受益人群30余万人次。连续十年开展“童龄风采”系列比赛活动,包括戏曲演唱比赛、诗歌朗诵比赛、主持人比赛、小歌手比赛、故事会比赛等共计832场次,为青少年展示风采创造机会、搭建平台,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抓监督强管理,协助净化城市文化环境。成立网吧监督团,组织“五老”常态化监督市区36个网吧,并定期到66个社区所管辖的网吧进行监督检查,有效制止和劝阻未成年人进入网吧,防止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成立“五老”市场巡查团”,对克拉玛依区的商店、饭店、书店等商业网点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巡查,阻止未成年人购买烟、酒和过期食品,为营造健康文明的青少年成长环境和创建文明城市作出贡献。

       “五老”宣教协会成员最大84岁,最小的也已步入花甲之年,他们不计时间、不计报酬,无论是数九寒冬、还是烈日炎炎,只要有需要,就不辞辛苦地奔波在社区、学校、企业之间。他们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辛勤耕耘,义务奉献,为青少年播洒阳光,传承文明,默默无闻地散发着光和热,以扎实的工作和显著的成绩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赢得各族群众的赞誉。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