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自治区关工委举办“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 切实增强青少年‘五个认同’”座谈会。此次座谈会准备充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成效显著,共收到267份经验交流材料,全面展现了全区关工委系统和社会各界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实践和工作成效。即日起,“新疆关工委”微信公众号开设“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专栏,陆续编发参会单位或个人的典型经验与大家分享。
近年来,为扎实推动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疆师范大学充分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南疆乡村教育教师、学生、学校三大主体,以教学质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重点,在喀什地区莎车县亚喀艾日克乡中心小学开展体系化、层次化、全方位的教育帮扶,实施青少年筑基工程,切实增强青少年“五个认同”,打造南疆教育帮扶美丽风景线。
开展研学和夏令营带领学生增长见识。每年定期组织亚喀艾日克乡小学学生到乌鲁木齐市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展研学活动和夏令营活动,通过学唱红歌、学习英雄事迹、参观大学校园、科技馆、博物馆等系列活动,帮助南疆的孩子们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深受当地学生、老师们的欢迎和好评。新疆师范大学还倡导附属中学学生和亚喀艾日克乡小学学生“结对子”,通过开展“同写一封信、同上一堂课、同过一个节、同跳一支舞、同读一本书”活动,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增进了解,加深情谊,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组建“三支”队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疆师范大学投入8万余元为亚喀艾日克乡小学购置乒乓球桌、象棋等设备,组建乒乓球队,由学校体育学院学生和附属中学体育教师担任教练,每周定时组织小队员训练。目前,课余时间打乒乓球已成为当地孩子最大的乐趣。组建武术队,专门选派大学生志愿者教孩子练武术,让学生们度过一个又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暑假。组建象棋队,讲授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的下棋规则和技巧,培养学生广泛兴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外,带队教师通过参加小学教务管理、学科教研、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工作的跟岗学习,有效提升了教务管理、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能力。
开展暑期“三下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校团委组织“同在一片蓝天下”教育实践团走进农村、深入基层,开展支教帮扶、文艺演出、文化采风、政策宣传等一系列主题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文化大院、农家书屋、文化广场、乡村大舞台等基层文化阵地,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汇演和文化体验活动。成立“巴旦木花”童声合唱团,打造经典曲目《唱支山歌给党听》,在乡村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中演出30余场次,为乡村文化振兴增添活力与生机。
站在新时代,步入新征程,新疆师范大学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学校各项工作的主线,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疆篇章作出贡献。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