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关工之窗>关工要闻>正文

自治区关工委35周年专栏|阿勒泰地区关工委工作综述

发表时间:2025-11-04阅读次数:102


阿勒泰地区于1991年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35年来,地区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配合、主动作为,认真履行教育、引导、关爱、保护青少年的职能,为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服务大局育新人,着力推进青少年立德树人工作。

立德树人是关工委工作的根本。地区关工委紧紧围绕地委、行署中心工作,紧贴形势任务,紧贴青少年特点,紧贴阿勒泰特色文化,每年突出一个教育主题,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告别网吧!我做合格小公民”千人签字活动;协助地委政法委撰写《关于对我区当前未成年人的现状和其违法犯罪情况的调研及我们的对策》的调研报告;联合关工委成员单位组成“关爱工作团”深入社区、学校、市公安局看守所进行走访、调研;联合地区妇联深入各学校开展“小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专题讲座;组织开展“感恩母亲,让母亲露笑脸,全家学法,创文明家庭”致母亲的一封信活动;联合教育系统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小学通过地区德育达标校评估验收,4所学校被评为自治区级德育达标学校,2所学校被评为自治区德育示范学校。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进学校、进社区、进村镇、进家庭,开展“知荣辱、扬文明、促和谐”演讲比赛。福海县关工委以宣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为重点,在全县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改陋习、树新风、做文明福海人”万人签名活动。



二、主动作为抓阵地,着力创造青少年成长良好环境。

坚持以青少年为中心,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导向,正确把握青少年的思想动态与学习需求,做到立德树人“有的放矢”。大力抓好校外教育阵地建设,形成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法治教育、心理健康、劳动技能、科普知识、国防、生态环保等八个方面的教育阵地体系。每逢清明节、建党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组织青少年到教育阵地开展有针对性、实践性的教育活动。同时,积极组织青少年参观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陈列馆、档案馆、文化馆、图书馆、天文馆、科技馆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开展老少携手读书、演讲、展演、夏令营、冬令营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百日文化广场——文化巴扎活动。各县(市)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联合工商、公安、教育等部门开展打击宗教类非法宣传品的行动,定期对网吧等进行检查,净化校园周边市场环境。在“六一”儿童节联合团地委、教育局、少工委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队会活动。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组织“五老”深入乡镇、机关、学校、社区开展宣讲,向广大干部群众、青少年讲光荣历史、讲革命传统。地委老干部局、老年大学组织部分老同志,排演《长征组歌》,在中小学校开展专场文艺演出,让近千名青少年接受到生动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三、真情关爱谋服务,着力为青少年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坚持把教育人与关爱人统一起来,积极推进“五帮扶”(“帮德、帮教、帮困、帮学、帮富”)活动。2005年,福海县关工委成立“夕阳红基金会”,筹集资金1万元,帮助特困家庭解决入学难问题;哈巴河县四套班子领导各包联一名孤儿上学;布尔津县和阿勒泰市各级党政领导带头捐资助学;广大“五老”慷慨解囊为贫困学生献爱心、送温暖。福海县联合团县委、少工委大力实施希望工程,建立“希望之星”档案,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建党86周年,阿勒泰市关工委组织切木尔切克妇女同志成立“爱心妈妈协会”,为该乡36名孤儿和残疾儿童捐款4000余元。积极争取“壹基金 暖心包”项目支持,动员“五老”积极捐款捐物,为全地区1000余名困境青少年送去价值200余万元的学习、生活用品。组织“五老”专业技术人才深入农村,现场讲解种植、养殖知识150余场次,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以“王彩萍工作室”“马丁别克爱心协会”“弘善爱心协会”“银发先锋直播间”“心理咨询室”等特色“五老”工作室为依托,开展讲家风家训、讲革命故事300余场次,开展假期社会实践、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等活动80余场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致力于打造“冰雪校园”,2012年联合地区教育局出台《中小学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安排意见》,把中小学生体育课从学校操场“搬”到了滑雪场、滑冰场,2014年起保证中小学生每周一堂冰雪体育课,2020年推出“夏骑马、冬滑雪,一年四季踢足球”体育特色课程。以“双减”课后托管服务和社团活动为载体,将冰雪运动理论课、实践课纳入到课后服务多元化课程和社团实践活动中。冰雪课程基本覆盖普通教育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的全阶段。持续推进自治区级滑冰滑雪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创建,“零基启动”成功创建29家,夏季利用学校操场、田径场、足球场等场地广泛普及推广越野滑轮运动,冬季在校内压设越野滑雪道,普及推广越野滑雪运动。此外还建立冰雪运动校队、校园冰雪运动俱乐部、冰雪运动社团,帮助更多学生发展冰雪运动特长,常态举办冰雪特色学校轮训、冬训活动,参与冰雪运动的青少年达10万余人。启动“马术进校园”活动,阿勒泰市成为全国首个将马术纳入中小学体育课的城市,参与青少年2万余名。20243月,在阿勒泰市将军山滑雪场挂牌阿勒泰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将军山滑雪场为青少年提供雪具和专业教练,开设初级、中级、高级教学课程。


四、夯实队伍打基础,着力加强关工委自身组织建设。

35年来,地区关工委强班子、强队伍,建制度、建机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关工委组织网络不断扩大,关工委“五老”队伍不断壮大。各级关工委制定和完善了学习和培训、会议、工作总结和计划、调研、表彰奖励等制度,实现关工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着力抓好基层关工委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动员、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抓好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增强了基层关工委工作的活力。地委、行署对关心下一代工作高度重视,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量化到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中。按照自治区党委〔20029号文件要求,对关心下一代工作在人员机构、办公场所、交通工具、经费做到了“四落实”。各县市关工委主任,由县市委的副书记或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兼任,进一步加强了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力度。配备能力强、有经验、热心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退休地(厅)级干部担任关工委主任,老干部局局长任副主任。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和大局开展工作,与成员单位协调联动,形成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合力。

栉风沐雨见肝胆,砥砺奋进续华章。地区关工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持之以恒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持之以恒地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持之以恒地用真情帮扶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持之以恒地加强关工委自身和“五老”队伍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丰富工作载体,奋力推动阿勒泰地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提质增效、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