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关工之窗>关工要闻>正文

全国民族自治州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交流发言|伊犁州关工委主任牛正夫

发表时间:2025-10-28阅读次数:105


“五老”聚力育新苗  同心共筑中国梦

伊犁州关工委主任  牛正夫

 

伊犁州关工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聚力“五老”独特优势,建立“1344”工作体系,推动各族青少年进一步铸牢中国心、中华魂。

一、聚焦“一条主线”,深度融入伊犁实践。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坚持“党委领导、有关部门主导、关工委协同、社会参与”,1.8万名“五老”带头讲好新时代新疆故事、伊犁故事,广泛宣传党中央对新疆的亲切关怀、各省市对新疆的无私援助,讲清“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道理,持续筑牢反恐维稳人民防线。全州833所学校深入实施青少年“童语同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筑基”工程,深入开展学习同步、语言同学、课间同乐、用餐同桌、住宿同舍、竞技同场、歌舞同台、节日同庆、困难同度、民俗同尊、制度同守、和谐同创“十二同”活动,各族青少年“五个认同”不断增进。成功举办首届“‘一带一路’中哈友好 青春同行”中哈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展示新疆各民族青少年亲如一家的美好画卷。

二、建强“三支队伍”,激活银龄先锋动能。弘扬“五老”精神,引导各民族“五老”老有所为、发光发热。“红色五老”强化思想引领。以“党旗红”引领“夕阳红”,成立135支“五老”宣讲团、37支专家服务团、432支志愿服务队,建立完善1370名“五老”宣讲员人才库,深入学校、农村、社区、企业宣传服务青少年17.1万人次,切实将党的声音和民族团结理念浸润到青少年心田。“活力五老”深化关爱帮扶。组织9900余名“五老”与1.52万名青少年“老少结对”,搭建老少关爱“朋友圈”,组建结对帮扶“好伙伴”,669个村、324个社区把结对包联情况纳入每月召开“伊犁人的奶茶会”的重要议程,推动青少年成长中的小事变成基层治理的大事,形成“同台唱戏”工作合力。“最美五老”树立榜样示范。打造51个“五老”服务青少年先锋品牌、113个“五老”工作室,选树300余名“五老”先进典型,“七一勋章”获得者买买提江·吾买尔、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沈建佳、古力加汗·阿斯木等一批先进模范,以榜样力量引领文明风尚,成为凝聚人心、促进团结的“银色引擎”。 

三、汇聚“四方资源”,搭建有形工作载体。坚持开门搞活动、合力干事业,积极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关爱网络。盘活阵地资源,讲好“思政课”。坚持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齐抓共管,遴选37个红色教育基地,“五老”帮带培养485名“小小红色讲解员”,充分挖掘全州114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及党群服务中心的红色教育属性,成为“五老”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整合社会资源,绘就“同心圆”。汇集家校社和“五老”合力,共建“石榴籽”家园。与伊犁师范大学签订合作育人协议。联动各成员单位,组织“五老”开展“银青共建·薪火相传”等活动4200余场次。开展“让青春与法同行”“护蕾行动”,113名司法战线“五老”担任法治副校长,用法律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用活援疆资源,架设“连心桥”。在江苏省援伊前方指挥部大力支持下,实施“苏韵伊情·石榴籽祖国行”项目,组织少先队员、青联委员赴江苏开展“石榴籽·祖国行”研学夏(冬)令营和交流学习28785人次,组织优秀“五老”赴内地参观学习16264人次,推动州直381所学校与江苏省327所学校结对共建,广泛开展“万里鸿雁传真情”书信手拉手交友活动,在融情实践中增进“五个认同”。融合兵地资源,拓展“辐射圈”。与兵团四师可克达拉市签订“兵地融合·同心护苗”共建协议,实现工作机制互联互通,11个县市与可克达拉市各团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结亲”,兵地学校深入开展“手拉手”结对帮扶、学生双向参观学习等活动2839场次,覆盖青少年9.8万人次,兵地青少年交往交融更加紧密。

四、实施“四项行动”,彰显关工担当作为。围绕青少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贡献关工力量。“铸魂育人”行动,赓续红色血脉。发动“五老”利用节假日在基层阵地广泛开展讲述革命历史、英模故事、家乡变化、老一辈童年的“四个讲一讲”活动,举办“老少同声颂党恩 携手奋进新征程”主题活动8300余场次,发放《新疆英模故事》《红色故事》等读本绘本3400余册,受教育青少年12.6万余人次,切实让红色基因根植血脉、代代相传。“交往交融”行动,促进民族团结。打造“伊犁青(少)年说”品牌,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结对关爱、“大手攥小手”红色传承、“大手连大手”联系联动、“小手握小手”互帮互学等主题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6900余场次,在寓教于乐中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各族青少年群体中常开长盛。“赋能成长”行动,服务发展大局。发挥农林水牧4个老干部专家顾问团作用,深入乡村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技术培训、帮扶指导125场次,培训农村青年人才1830余人,老模范彭昌金连续11年为村民免费发放价值129万元的菜苗,带动百余人就近就业,谷旭梅25年来累计向3000余名各族农村妇女免费传授缝纫技术,让她们有了谋生之技,充分展现“五老”在助力产业振兴、培养乡土人才中的银龄担当。“暖心关爱”行动,传递组织温暖。各级关工委积极通过政府关爱、民政救助、慈善机构捐助、爱心企业捐赠等多种方式,开展助学、助困、助孤、助残、助业和爱心帮教“五助一帮”行动,五年来为5万余名青少年发放助学金1500余万元,解决困难学生燃眉之急。

下一步,伊犁州关工委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推动铸牢主线开花结果,奋力谱写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