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关工之窗>关工要闻>正文

自治区关工委35周年专栏|塔城地区关工委工作综述

发表时间:2025-10-27阅读次数:103


 

2002年成立以来,塔城地区关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自治区关工委安排部署和地委工作要求,创新工作方式,强化工作质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强化组织领导,高位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

多年以来,地委、行署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将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地委领导每年听取汇报、作出批示,指导和帮助关工委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加强关工委力量,优化队伍。地、县(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坚持将关心下一代工作与老干部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全力支持。各级党政领导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支持、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格局。

目前,地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已基本形成了地、县(市)、乡镇(街道)、村队(社区)四级组织网络,各级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有880个,从事关爱活动的“五老”有3047人,其中骨干有429人。


 


二、强化政治引领,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地区各级关工委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召开主任办公会议、成员单位联席会议、举办培训班、实地参观考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中学习、研讨交流、专题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五老”全面系统学习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依托“学习强国”、新疆关工委、新疆老干部公众号等学习平台,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指尖课堂”引导“五老”灵活自主学习,让线上与线下学习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做到思想上跟进、认识上跟进、行动上跟进。


 


三、强化红色传承,推动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长效化。

一是聚焦发挥红色资源立德树人功能。持续开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月”和“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基因”清明节祭扫等活动,组织青少年瞻仰参观革命遗址、展览馆、史志馆等,老少携手开展“老少同声颂党恩、携手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观看珍贵历史图片、实物与展品,聆听故事讲解,重温红色历史记忆,不断增强青少年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培养壮大“小小讲解员”队伍,在自治区关心下一代红色教育基地“小小讲解员”决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二是推动思政工作走深走实。把“四史”教育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通过思想政治课、主题班会、国旗下宣讲等形式,向青少年讲述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伟大成就,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扎实开展地区“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掀起学习好少年、争当好少年的热潮。三是充分发挥“五老”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和亲情优势,成立“红色之光”老干部宣讲团(队),有序组织“五老”宣讲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深入开展宣讲活动。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讲好党的故事、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坚定信念永远跟党走,不断增强青少年爱党报国情怀。


 


四、强化民族团结,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一是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课堂、文化活动、校园建设、社会实践,着力打造校园文化阵地、文化艺术团、文化活动功能教室,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同时,联合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举办了两届“传承经典共享文化”戏曲动漫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邀请戏曲名家及名优教师赴各县(市)举行戏曲送教活动,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师生头脑。二是传承弘扬非遗文化。邀请非遗“桑皮纸上的中国画”传承人魏宝山进校园为广大师生开展桑皮纸非遗文化讲解、书画学习指导,增强师生们对桑皮纸非遗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兴趣。地区9所中小学被命名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涵盖书法、戏曲、武术、水墨画、太极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三是形成工作合力。地区关工委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地区“小小石榴籽·铸牢中华魂”青少年文化艺术大赛、“童心向党 阳光下成长”庆“六一”少年儿童文艺汇演和“孝老敬贤扬美德,情系重阳传爱心”重阳节慰问演出等活动,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促进老少之间的情感交流,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强化依法治疆,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和权益保护。

一是扎实推进“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五老’送法万里行”等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法治宣传、禁毒防艾、防范网络诈骗等“大手拉小手”宣教活动,覆盖万余名青少年。二是动员更多有法律工作经验的“五老”担任法治副校长,协助做好法律咨询、社区矫正以及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贯彻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加强“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工作,促进青少年网络素养提升。三是扩大法治教育基地建设,深化青少年“模拟法庭”等普法实践活动。多年来与团委、妇联等部门联合开展地区九届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通过具体案例帮助青少年培养法治精神,强化法治意识,增强对法律法规的崇尚与敬畏。


 


六、强化关心关爱,用心用情用力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

一是组织老科技工作者根据农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以“科技为民,助力春耕生产”“科技之冬”等为主题的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培训,为农业生产洒下“及时雨”,助力乡村振兴建设。二是与地区老科协等部门联合举办有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服务活动,开展科普展和科普讲座,增强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组织动员工青妇群团组织、爱心妈妈等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大手拉小手献爱心传温暖”活动,持续做好助学、助困、助残、助孤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成长环境。三是提升“‘五老’弘扬好家风好家教”活动水平,发挥“五老”隔代教育优势,助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七、强化自身建设,深入推进“五好”关工委建设。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各级关工委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宣传中办、国办《意见》和自治区《实施意见》,提高改革创新和服务大局、服务青少年、服务基层的能力素质。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运用好“四下基层”重要法宝,围绕地委中心工作和关工委重点工作,确定调研题目,找准突破口,形成调研成果,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受到地委的肯定。三是推进工作品牌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富有时代气息、特色鲜明的新品牌,大力挖掘和宣传“五老”先进事迹,为关心下一代事业创新发展凝聚精神力量。近年来,相继在新疆老干部、新疆关工委、塔城党建、塔城零距离、《老年康乐报》《塔城日报》等媒体平台宣传典型事迹,不断扩大关工委工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地区关工委将以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为根本遵循,进一步强化政治引领,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搭建平台,进一步激发广大“五老”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关爱措施,进一步找准服务青少年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增强关工委组织的创新力和执行力;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常态化协同工作机制,形成全社会关心下一代的强大合力,奋力续写关心下一代事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