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关工之窗>征文展播>正文

王国强丨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

发表时间:2025-02-11阅读次数:11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讴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新气象新作为,我们会同涉老部门,开展有奖征文活动,充分展示新时代新疆老干部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激发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政治热情。即日起,将在“新疆关工委”微信公众号上设置“七十五载风和雨·同心共筑中国梦”专栏,陆续刊登老干部撰写的体会文章与大家分享。


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位于伊犁河谷,东南北三面环山,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总面积5765.43平方公里,下辖18个团场,代管国家级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管委会。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五军十五师。1953年,部队集体就地转业,改称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四师。1954年归属兵团建制。
 20世纪60年代,一首“东方小夜曲”《草原之夜》在可克达拉诞生。随着这首歌曲的广泛传唱,可克达拉声名远扬。经过一代又一代兵团人的接力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2015年4月12日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正式成立以来,昔日荒凉的可克达拉在兵地融合的发展中,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60多年前的冬天,在肖尔布拉克低矮的土坯房里,军垦战士点着煤油灯,用独轮车、大铁锅、柳条簸箕,手拉肩扛,酿出了第一锅伊力特美酒。自此,源源不断的美酒流淌到了今天。一代代兵团人追随着新工艺,将小酒坊变成了现代化的伊力特酒文化产业园,酿酒业成为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的工业支柱产业之一。
 金秋时节的可克达拉市主题公园,穿城而过的综合水系色彩斑斓、景色宜人;街口的景观文化小品、大型雕塑和公益书吧,彰显着城市的文化内涵。行走在可克达拉市,处处皆美景,处处有活力。
 2015年建市以来,可克达拉市秉承“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产兴城”的城市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之城、生态康养之城、智慧数字之城、绿色低碳之城”建设。在城市主干道、重要交通节点、沿河沿湖大面积种树补绿,高标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及相应配套设施。如今,可克达拉市已建成29个主题公园,城市绿化率达48%以上,呈现“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立体生态效果,犹如一座天然氧吧。
 可克达拉市地处旅游资源富集的伊犁河谷,发力“旅游在伊犁、配套可克达拉”,主城区以酒店建设为主,团场连队依托绿树繁花,聚集起一批民宿、农家乐创业者。目前,可克达拉市已建成民宿137家,在建民宿129家。被誉为“中亚湿岛·交响夏都”的可克达拉,正散发着浓郁的花香酒香,拥抱八方来客。经过70年的发展,目前可克达拉市已形成了以农副产品深加工、白酒、葡萄酒、电力、建材、香料、物流等为主的产业体系。

 “等到千里冰雪消融,等到草原上送来春风,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草原之夜》这首歌的旋律至今未变,昔日的可克达拉却早已改变了模样。可克达拉变得美丽富饶,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是一代代兵团人艰苦奋斗的结果。今日的兵团人,接过了父辈们屯垦戍边的接力棒,以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为使命,继续在这片土地上书写新时代兵地融合发展的新篇章。(作者为伊犁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