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讴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新气象新作为,我们会同涉老部门,开展有奖征文活动,充分展示新时代新疆老干部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激发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政治热情。即日起,将在“新疆关工委”微信公众号上设置“七十五载风和雨·同心共筑中国梦”专栏,陆续刊登老干部撰写的体会文章与大家分享。
我今年67岁,在新疆林业系统已经走过令人难忘的43载不平凡岁月。43年来,我当过林场子校教师、政治处干事、林业局工会干事、林业厅办公室秘书、法规处干部、《新疆林业报》主任记者、《新疆林业》杂志副编审、《中国绿色时报》驻新疆记者站副站长,通过竞争上岗担任自治区林业厅办公室副主任、自治区林业厅政治部调研员。2014年、2017年,我赴阿克苏地区乌什县、阿克苏市参加驻村工作,和南疆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
43载绿色生活,镌刻在每一棵老树的年轮里,渗透在每一片绿色的森林中。我的情感,我的信念,都在绿色中跳跃和升华。在林场子校任教时,每到星期天,我就坐着拉原木的卡车,去深山老林、伐木工地、储木场、制材车间和苗圃采访,给《新疆日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伊犁日报》等媒体投稿,发表新闻作品若干,宣传火热的林场生活;在林场政治处、工会工作时,我编辑撰写广播稿件,定期更换林场宣传栏、墙报;每天加班加点,自刻钢板,编辑油印内部刊物《青松报》《天山林区文学》,让林区的文学青年拥有自己的创作园地。林区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伊犁日报》还对此作了专题报道,林业部领导在全国林业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对此进行了表扬。我还有幸参加了伊犁州青年文学座谈会和自治区职工文艺创作座谈会,后来加入了中国林业新闻工作者协会、新疆作家协会、新疆摄影家协会。出版了通讯散文集《绿色的旅程》《写在枝头的人生》等;在天山西部林业局工作时,我利用去林场验收“工会之家”“职工之家”之余,采写新闻稿件。并曾带领伊犁州电视台记者,冒着暴雨在山洪暴发的林区拍摄专题片……
上世纪90年代,自治区区直机关工委发出通知开展向“十佳公仆”学习活动,我全程参加了十佳公仆之一、林业厅核桃专家郑炎甫先进事迹采访学习宣传活动,并作为郑炎甫事迹报告团主讲人,在全疆各地主讲郑炎甫事迹报告86场,被媒体报道20多次,为宣传老一代林业科技工作者作出了贡献。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先后获得自治区党委、政府颁发的1994年“农业农村农民”好新闻评比优秀通讯员奖,全国梁希林业宣传突出贡献奖,全国“关注森林”新闻奖一、二、三等奖,自治区好新闻奖、自治区科技新闻奖等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凝聚着组织的关怀和同志们的帮助。
时光荏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前夕,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心潮澎湃。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要和广大林业职工一起,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新征程上坚定信念跟党走,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谱写建设大美新疆壮美华章积聚银发力量。(作者为原林业厅政治部调研员)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