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网站首页>家教指导>正文

亲子沟通要绕开哪些“坑”?是时候学会和孩子“好好说话”了

发表时间:2024-05-10阅读次数:106



沟通是家长和孩子间相互了解、增进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亲子间若出现了沟通障碍,或者家长根本不知道自己和孩子的沟通方式有问题,那孩子可能会变得喜欢闹别扭”“跟父母唱反调大发脾气等等,家长们若不重视沟通问题,将很难走进孩子的内心。

 

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沟通方式和内容并不适合孩子,家长们切勿陷入沟通误区。

 

1.多说教,少倾听

 

许多家长和孩子交流时,只顾自己畅所欲言,这其实是在堵塞孩子的耳朵或让他们闭嘴,发展下去就演变成为最常见的错误说教。时间一久,孩子渴望交流的愿望便会压抑住。

 

2.喜欢使用强硬的措辞

 

有些家长总是难以忘记自己教育者的身份,以至于和孩子沟通时总是难以保持平静,你要”“你应该”“你不能等词语常常挂在嘴边,结果是家长说得越多就越可能说一些不应该说的话,孩子就渐渐地失去了和家长交流的欲望。

 

3.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很多家长不明白孩子的观点往往与大人是不同的这个道理,或者把孩子对某事的态度或者看法说成是小题大做。这样,得不到理解的孩子就会很难对父母的苦心加以理解。

 

4.不懂把握时机

 

当孩子专注地做一件事的时候,家长就插进去打开话匣子,或者孩子刚受到了批评,心情还未平静,家长就想趁热打铁去与孩子沟通等,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孩子产。抗拒和不满。

 

5.漠视孩子的自尊

 

家长在某些问题和决定上有自己的原则,并坚持自己的意见是对的,但这并非意味着要忽视孩子的意见,无论孩子的意见如何,让他发表出来起码有两大好处:一是孩子至少被征求过意见,他会更易于接受最后的决定;二是这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满足。许多家长在关键问题上总喜欢封杀孩子的意见,这就抑制了孩子与父母进行交流的欲望。

 

6.盲目比较

 

很多孩子的童年都有一个阴影——“别人家的孩子,几乎都听过父母抱怨你要是像某某就好了”“你看看你们班的谁谁”“你有人家一半就好了”……这样盲目的比较,只会让孩子变得自卑或更加我行我素

 

7.认为说话是沟通的唯一方法

 

在日常交流当中,很多家长会不自觉地认为多沟通就意味着和孩子多说话。说话确实是和孩子沟通的一种最常见方式,但它并不是唯一的交流方法。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有时说话的语调、家长的表情和肢体动作等反而是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语言。

 

你在生活中踩过多少这样的沟通雷区?这些误区家长应该尽量避免。